趣店资料图
趣店创始人罗敏举起手,敲响了美国纳斯达克的钟,也举起了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这家创立仅3年半的小贷公司成为今年中国企业在美最大的IPO,其百亿美元的市值把不少在中国A股上市的银行和券商甩出好几条街。剑刃也划开了互联网金融狂欢背后的暗黑一面:其靠校园贷起家、游走在道德和监管灰色地带的商业模式被指责“不体面”,而过分依赖蚂蚁金服的导流和风控被认为“不牢靠”,一时间,趣店从风光无限变成众矢之的,股价也应声下跌。
股价遭遇“过山车”
趣店前身是瞄准大学生分期付款的“趣分期”,其激烈的校园地毯式“地推”攻势让人记忆犹新,短短几个月从全国几个城市发展到300个城市;后在监管收紧和舆论口诛笔伐中转型,面向青年白领群体,现在主要从事现金贷和消费分期贷。
批评的意见认为,校园贷的动机本就“可恶”,鼓励一群没有风险抵抗能力的学生超前消费,实际上是“绑架”了并不知情的父母为学生消费买单。也有人根据趣店的产品推算出其部分现金贷产品利率超过36%的红线。
10月18日上市首日,趣店表现惊人,开盘价高达34.35美元,较24美元的发行价上涨43%。10月20日,继续暴涨,市值超110亿美元,让宜人贷、信而富等早于它在美上市的同类互联网金融股难望其项背,就连P2P的鼻祖企业LendingClub也被“拍在沙滩上”。当天,罗敏对他的投资人昆仑万维CEO周亚辉夸下海口——目标500亿美元。
为了平息来自各方的质疑和非议,趣店先是于10月20日发布声明称,对散布不实言论有损其声誉的,将启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两天后,罗敏接受知名媒体人程苓峰的采访回应质疑。以《罗敏回应一切》为题的采访实录发布后,罗敏关于暴力催款、风险控制和高利贷的回应尤其受关注。
“趣店的坏账率低于0.5%”“不追讨,不逼债,你不还钱,当作福利送你了”,罗敏还宣称悬赏100万元,“任何发现我们名义和实际利率超过36%的人请直接联系我,我提供100万元资助费用给您!”
有网友认真算了趣店产品的实际利率,问“发现实际利率超过36%怎么直接联系您?”
有人形容其极低的坏账率有如神兵天降,“服务的是信用卡不愿意覆盖的人群,坏账率还能低于0.5%,是业内最低水平,比信用卡都低,这么神兵天降的风控怎么做到的?”
对“你不还,当福利送你”的言论,有自称前员工的网友提醒说:“当时线下催收很厉害啊,在校园贴逾期人员名单,在宿舍楼下扯条幅、发学校贴吧。”
舆论不断发酵。罗敏取消了全部媒体采访,表示在静默期不会再发声。趣店的股价高台跳水,一天内暴跌近20%,市值蒸发超17亿美元。截至11月1日,趣店股价已跌至27美元附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采访趣店,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漂亮招股书引发的争议
今年9月19日,趣店正式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招股书,立即引来不少人对其招股书进行深度“拆解”。
趣店集团的前身趣分期就是典型的校园贷产品,在校大学生只要在平台上实名注册,通过验证后即可获得信用额度,在趣分期自营的电商平台上分期购物或是直接取现借款。2016年4月,校园贷被全面禁止后,趣分期声称叫停了校园贷,改做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并改名趣店。如今这家公司在上市招股书上的身份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小额现金贷款平台”。
最引人注意的是趣店强大而快速的吸金能力。退出校园贷市场之后,只用了短短一年半,趣店的年利润便达到上亿美元。
趣店的业务构成,主要分为短期小额现金贷款“来分期”以及商品分期消费“趣店”;前者占总收入的83.3%,主要服务那些未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的借款人。
招股书显示,趣店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前6个月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413万元、2.35亿元和14.42亿元和18.33亿元;利润在2014年和2015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但2016年达到5.77亿元。2017年,仅上半年净利已达9.74亿元,净利润率达53%。
截至今年6月,趣店的平均月活跃用户2608.9万人,活跃借款人702.3万人,交易额达到382亿元人民币。
从亏损到逐年翻倍的盈利,趣店命运的转变,来自于2015年9月蚂蚁金服D轮投资的2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支付宝在界面上提供了“来分期”的入口,在“第三方提供服务”中,与“滴滴出行”“天猫”等业务放在一起,向支付宝近5亿用户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芝麻信用对其开放接口,作为趣店借贷风控标准,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门槛。
然而,针对“漂亮”的招股书中披露的以及未披露的问题,质疑声随即涌来。
首当其冲的,是对其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质疑。知名财经评论家皮海洲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趣店对蚂蚁金服的过度依赖是其商业模式的短板。这一点趣店在其招股书中也并不讳言。虽然没有标明具体有多少流量来自于支付宝,但招股书承认,“我们通过支付宝开放平台获得免费入口,获得用户的快速增长。从 2016 年起获得的大部分活跃用户,均来自支付宝平台”。数字到底有多少?罗敏在回应中称,“支付宝提供了2/3的用户来源”。
“平点金基”创始人、资深财经媒体人韩平称,趣店确实是“抱了支付宝的大腿”,大大降低了用户获得和信用审核的成本,“那么高的利润率,难怪一上市就被追捧。”
趣店从用户获取、资金托管以及风险控制过度依靠支付宝,过于单一的战略合作关系备受诟病。这也作为风险因素写入招股书,“蚂蚁金服在趣店运营的众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服务支持,但这些服务一旦受限、收缩,或效用降低,或价格提升,或不再适用于趣店及我们的借款人群时,趣店营收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最受网友口诛笔伐的,是趣店与校园贷始终撇不清的关系。招股书中披露,其借款的用户群体是那些“在传统银行没有信用数据的人”,“活跃用户有90.8%在18岁到35岁之间”。然而《新京报》跟踪调查发现,学生用户仍然能从趣店的产品以及现金贷的“来分期”中获得贷款,这与招股书中“2015年11月已经终止向学生提供贷款”的说法明显相左,显然也有违银监会相关规定。
经济学家、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市场包容性极强,对很多新业态接纳度很高,IPO门槛很低,上市相对比较容易。很多国内小企业只看到美国IPO的低门槛,却忽略了其极严厉的监管力度,比如要求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绝对忠诚,“已有先例,一些国内企业发现到美国上市后被监管的成本非常高昂,去了又后悔。”韩平直言,在美国上市公司一旦被发现不诚信的行为,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董登新则提到,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监管政策变化较大,这也将对趣店的经营提出新的要求。
普惠金融,是天使还是魔鬼?
罗敏称,趣店就是普惠金融,让更多的人受到分期贷款购物的便利。从趣店获得贷款的人,10%买了商品,比如手机电脑和鞋、锅;近90%把钱花在吃饭、网购等消费上。
必须承认,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借款的门槛和融资的成本。这样的便捷也放大了一部分人的贪婪和欲望,他们本身财商不高,借贷让他们更容易得到原本难以获得的东西,却也使其越陷越深、难以自拔;但如果没有这样短期拆借的资金帮助,他们的生活可能更加糟糕。
普惠金融是十几年前联合国提出的概念,旨在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在中国这个市场需求是非常庞大的。”韩平认为趣店选择的现金贷方向是对的,“面向老百姓的银行服务目前还非常有限,很多人临时手头缺钱只能找亲友借”。但现在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却在“戴着镣铐跳舞”,因为针对一些人的征信调查成本非常高,坏账率居高不下,只能依靠高利率来维持其利润。韩平认为,这一现状与行业管理能力滞后有一定关系,比如小额贷款的信息进不了央行征信系统,使得违约成本较低。她建议小贷公司互通“黑名单”,避免重复借贷。
金融作为一种工具本是中性的,如何把工具用好,真正实现“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这一方面需要完善的监管介入,一方面也需要市场的逐步成熟。
2017年4月10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针对现金贷如何提供有效服务,监管方发布了《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重点针对涉嫌恶意欺诈、发放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规范。
多位财经专家均谈到,目前的监管依旧不够成熟,很多地方仍有监管缺位。如何更合理地挤掉泡沫,如何在创新和风险中求得平衡,让真正有需要的人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依旧是摆在眼前的一道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