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14点57分,江北官方微博发出这样一则情况通报:
岂料,通报发出后,就引起网友热议:
一则事故的情况通报243字, 220字写的是各路领导重视,类似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了,此前人民日报就曾专门撰文评论过此事:
事故通报不妨少些“领导重视”
近日,河南省某市一公司发生火灾,该市官方微信对此第一时间发布新闻通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这篇263个字的通报中,有165字都在介绍“各级领导重视”,一一罗列了各级领导的官阶、姓名,“非常细致”。而对公众更关心的事故原因和伤亡等情况,却仅有“暂无人员伤亡,事件原因正在调查”寥寥14字。
类似情形并非个案。2015年,北方某地发生一起库房火灾,在585字的官方通报中,仅介绍各级官员姓名、头衔就用了285字,对事故原因、伤亡情况等通报着墨甚少,最后介绍伤亡的消防员时,只有一组简单的数字。
近年来,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在第一时间运用多种媒介发布权威声音,积极回应了群众关切,的确值得点赞。然而,对一些官方通报中高频出现的“领导重视”现象,同样应引起重视。
对突发事件的积极处理,本就是各级领导理所当然应承担的责任。换句话说,在官方通报中,即便没有把“领导重视”这一块内容放进去,领导重视也是自不待言的题中之义。何况官方通报的目的在于通过权威渠道发声,向社会各界全面细致地澄清事实、安定民心,至于说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在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中都有呈现,又何必在官方通报里连篇累牍地反复强调?
官方通报中过多“领导重视”的背后,折射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在一些人看来,官方通报该通报什么内容,不是站在公众角度尽量提供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而是习惯站在“领导”角度,尽可能地把所有相关领导都“照顾到”。从这个意义上讲,许多信息的发布不是从满足公众最急迫的信息需要出发,而是把领导满意作为最高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在传播方式、信息渠道多元的今天,这种信息发布看似展示了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形象,实际上是在透支政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
官方通报中过多 “ 领导重视 ” 的背后,折射出根深蒂固的 “ 官本位 ” 意识。在传播方式、信息渠道多元的今天,这种信息发布看似展示了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形象,实际上是在透支政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所以,在这种世人瞩目的事故发生后,官方通报还是应该少一些官腔,多一点 “ 人话 ” 。
原标题:宁波江北爆炸案243字官方通报, 220 字讲领导重视|能否少一些官腔,多说点 “ 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