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图片来源:龙门石窟景区)
抵达洛阳休整一晚后的第一站就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它位于洛阳城南,刻于伊河两岸的大山石壁上。据说此处古称“伊阙”,龙门二字还是拜隋炀帝所赐。据说隋炀帝杨广曾登临洛阳北边的邙山,望见伊阙,以为天子之门户,遂在洛阳城东起东都城,使皇宫正门正对伊阙。所以,伊阙也就被称为“龙门”了,而伊阙的石窟也就被称为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虽不似云冈石窟那般五颜六色,但其雕刻艺术绝对是中国第一。这里佛像的雕刻达十万余座,年代从五代到宋,最早的雕塑大约在公元500年,有1500多年历史了。除了佛像,这里还有数千品碑刻文字,其中“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精品之作,更有唐代褚遂良所书“伊阙佛龛之碑”,乃是精品中的精品。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五代、隋、唐、宋等朝不断修建经营400余年。目前留下的雕塑中,多一半都是唐代遗迹,还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北魏遗留。在这里,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代雕塑风格的差异。那些比较俭朴、线条简单、肩部瘦削的,往往是北魏造像。而唐代佛像明显要胖不少,而且衣服的纹理会很圆润流畅。
所有佛像里,我最爱奉先寺那巨大的卢舍那佛像,高达17.14米,仅耳朵就长达1.9米,慈祥温柔,面容秀美。最妙的是他嘴角的那一丝笑意,给人一种安详、舒服的感觉,超越了吴哥窟巴戎寺里那高棉的微笑,媲美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我常常惊诧于那些佛像的面容,很多都像活的一样,既有得觉悟者的那种安详与清澈,又有一种入世者的悲悯与慈爱。我想,那些古代的石匠在雕刻时,一定是怀着无比的虔诚与敬意的。他们赋予了顽石以佛性,并穿越千年温暖站在石像前的我们。这样的雕塑是鲜活的,是有灵性的。罗丹的青铜时代,思想者是通过肌肉与体态使人物活起来的;而这里的佛像则是通过面容、眼神和线条而使思想与境界穿越千年。
另外还有一处摩崖三佛龛也比较有趣。这里一共七尊佛像,正中端坐的是弥勒佛,这在佛教雕塑中非常罕见。原来,这是武则天在位时雕刻的。当时武则天自称为弥勒转世,也就是未来佛,以此为自己登基制造舆论。李唐虽奉道教为国教,但也非常推崇佛教,唐太宗对玄奘大力支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武则天自称弥勒转世也算顺应潮流。所以,武周时期弥勒信仰非常盛行,这里的弥勒佛也就坐到了正中的位置。但这组佛像并没有完工,武则天被推翻后,雕刻工作也就停了下来。龙门石窟还有许多精美的洞窟,像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但让人遗憾的是,很多佛像的头部都被砍下来了,成为了某些国外博物馆或私人的藏品。
离开龙门石窟,我们便前往洛阳附近的另一处佛教圣地——白马寺
白马寺初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即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方修建的第一座寺院。因此有中国佛教的“祖庭”、“释源”之称,又称“中国第一古刹”。据传当年汉明帝梦见一位金身的神仙头放白光,从远方飞来。第二天早朝明帝问群臣那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闻,告诉明帝,听说西方有神名曰佛, 金身且头放白光,可在空中飞行。明帝非常高兴,就派十三名使者去西域求佛。使者们在月氏(音岳支,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了在当地游历的天竺高僧伽什摩腾、竺法兰。于是使者邀请二位高僧来中国传法,并以白马载经文佛像回归洛阳,前后行程三年之久。于是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寺庙式样修建庙宇,为纪念白马载经入中土之功,命名“白马寺”。
白马寺历经一千九百余年,几经兴废,唐代武则天时期得以大规模扩建。现在仍保存着大量元代建筑,以及明清重修的殿堂。现在汉代的塑像早已不在了。但我曾有幸在江西省博游览时巧遇陕西省博在此举办的“西风东渐”佛教文化展,并在那里看到过一尊汉代的佛像。那尊佛像有胡须、有发髻,很像中途人士,又略有点像道士,是一个很典型的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代表。想来当初初建的白马寺里,也应该有一些类似的塑像吧。
白马寺里最著名的当数大雄殿里的十八罗汉像。这十八尊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装裱,然后去除泥胎,造成的塑像。这样的工艺叫干漆夹苎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所塑出的佛像非常轻,也非常怕火。所以白马寺是绝对的严禁烟火的地方。比较有趣的是“大雄殿”的名字,常去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般最后的大殿都叫“大雄宝殿”,唯独白马寺称为“大雄殿”,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出于对第一座寺庙的版权保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