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县城不惜重金抢人 要流量还是留量?

日期:2023年09月15日 15:08 来源:城市研究室 作者:佚名

随着城市内卷越来越厉害,大厂相继裁员,企业再也不是就业首选,抱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许多名校的博士、硕士被迫放下身段,回到了昔日不屑一顾的诸多县城。

那么,这些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县城,对高学历人才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

01 凶狠的县城"抢人大战"?

不妨先看看今年的就业形势有多么严峻: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58万,同比去年增长82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还有超过100万的留学生从海外归国,直接冲击着“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

疫情造成的企业经营困难现象还在持续中,再叠加目前的经济趋势,国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不言而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到底是在一线城市激烈地竞争,还是去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进行错位竞争,会更容易实现自己“上岸”的梦想。

如今,中央定调“县城城镇化”,不仅是对人才释放了重要信号,同时加速了县城争相“抢人”的劲头。

因此,许多县城抛出的“人才引进”橄榄枝可谓恰逢其时,且诚意十足。

实际上,这两年,县城为了招揽高学历人才纷纷拿出了真金白银:“几十万年薪+事业编制”已成引才标配,而且还会发放补贴帮助人才购房。

比如安徽太和县针对制药类大学生回乡就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本科毕业生10万元,研究生以上毕业生15万元),以及优先享受租住公租房(全额补贴租房费用)等优惠政策。

浙江省遂昌县表示,只要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高考第一分数段录取的全日制本科生,可享受45万元政策奖励(一次性购房补贴30万元;生活津贴3万元/年,可享受5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75万元政策奖励(一次性购房补贴50万元;生活津贴5万元/年,可享受5年)。

广东和平县更直接,只要是符合引进的人才,不仅提供50万元的购房现金补贴,还给开出每月上万的生活补贴,配偶随迁还可安排工作等优惠条件。

四川盐亭县委组织部去重庆、成都等大学招揽人才,则直接作出“带编进校”的决定。将343个事业编制当场用于人才引进之用,并承诺不少于10万元的安居补助以及每月1000元的工作补贴。

广东清远市,自去年实施大学生“雁归计划”以来,瞄准1.8万名在外读书的清远籍大学生开展人才回流行动。

除了开出住房补贴等福利外,还同时开展就业创业政策答疑和岗位推介会,组织大学生到乡村振兴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企业、镇村等实地观摩90场。

令人没想到的是,原本对自己开出的条件还有些惴惴不安的这些县城,如今却又面临“人满为患”的问题。

拿广东河源市和平县举例,2022年底原本打算招聘不到100名的高学历人才,结果消息公布后不到两周就收到近千份报名表,其中有700多名硕博生。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今年更是普遍现象,只要是带编制的岗位,都会吸引大量的硕博生申请。

更荒唐的是,许多县城一个过去只需大专生即可胜任的岗位,现在也一样开出要求不低于硕士学位的要求。

而这样的县城,很可能常住人口还不足100万。

02 县城,为何不惜重金"抢人"?

对于县城来说,“抢人”这件事一直在上演,而且越来越得心应手。

早些年,县城主要是从一二线城市“抢”年轻人,也就是从自己城市流失出去的劳动力。随着国内人口红利到顶,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人口成了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产业的萧条导致劳动力外流——劳动力外流又进一步加剧产业的凋敝,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产业不振的县城,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当有限,于是越到县城这一层级,公务员、教师、医生这种岗位竞争越是激烈,因为很多县城已转变为以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第三产业如饭店、银行、商场则是围着“吃公家饭”的人服务。

但这就引出一个令县城尴尬的问题,整个县城不仅有“吃公家饭”的人,还有越来越多的老龄化人口。

换句话说,县城不仅社会生产离不开年轻劳动力,就连社会保障也需要依靠他们。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年轻人,整个县城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会出问题。

其中最关键的养老问题,更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由于多年的人口流动,大量年轻人纷纷涌向大城市,使得县城逐渐“空心化”,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

七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49市已进入深度老龄化,其中11个城市已进入超老龄化阶段,县城这个情况更为突出。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在2023年经济百强县中排名第35名,但目前60岁以上人口比例已经高达近40%,已是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显然,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年轻人不能回来,老年人加速老化,当地的经济排名将会逐年下滑。

类似如东这般“衰老”的县城,则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才能保持活力。

同样,县城还有加速消费经济的需要。

而大部分情况下,县城的服务业实际由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所带动。整个县城的吃喝住行,如果没有年轻人消费,那县城的消费经济只会是一潭死水。

正因如此,2022年5月,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明县城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强调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其中最关键一点就是,“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不仅让县城招人有了底气,也使得人才愿意留在县城。

毕竟,现在大多数县城早已和城市融为一体,商业设施及基本生活保障上并无太大区别。县城越来便利的交通和市县共享的政策、福利,正渐渐抹平城市和县城的隔阂。

对于打算回县城就业的高学历人才来说,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在县城会相对小一些。

如果直接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么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其实整个环境都远比在大城市要舒心许多。

特别是如果能以人才引进方式回归,拿到一笔不菲的补贴,又能享受到家乡已有的人脉和资源,特别是远低于大城市的房价,综合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但必须看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县城希望真正把人才留住,也并不简单。

03 县城如何留住这些高学历人才

对于“抢人”的县城来说,大量的博士、硕士充实到相应岗位,确实能直接提升行政机关的学历构成和人员文化素质。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些高学历人才多从事着十分基础的岗位,甚至很多工作也与其专业毫无关系,这会不会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同时加速县城人才结构的内卷?

而且站在这些新入职的高学历人才角度来看,县城肯定与大城市无法相比,不仅上升空间有限,未来子女的教育、医疗资源等考虑,也可能是其犹豫和纠结的问题。

直接点说,靠回小县城摆脱“内卷”的人,很快会陷入另一种内卷。

如果这些高学历人才只是为了找一份安稳工作来到县城,但随着结婚生子,孩子可能因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变得平庸,自己也可能逐渐丧失再次选择的权利。

对于县城来说,过去中国的城镇化以大城市群为主要发展路径,现在要转向县域经济,特别是就地城镇化的方式,经济发展模式正发生着巨大转变。

很多县城过去只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和较为薄弱的工业体系,现在也随着所在省市产业规划,正积极开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等上亿级的产业集群,迈入高质量发展期。

而县城想开拓这些产业,都需要合适的人才来支撑。

县城自身也很清楚,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类专业人才。县城如果希望在产业上有所突破和进步,就必须重视科技创新,而高学历人才正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比如浙江湖州的德清县,人口约50万,但近四年已经引进了8万多名高学历人才,其中不乏留美归国博士、各类985高校的硕博,还有超百名柔性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等。

正因为这些高学历人才的加盟,德清经济也得到了快速提升。2023年上半年,德清全县生产总值(GDP)318.1亿元,同比增长5.5%,湖州县区排名第4位。

由于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本、人力、商品的流动和行政中心的关系减弱,也使得县城经济有了更多发展机遇。

县城需不需要高学历人才,这就像是一个“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核心是能否留住人,用好人。

我们这里很难给出合适的建议,因为“县城”只是一座城市的行政级别标签,能不能留住人才实在很难一概而论。

有产业规划而且能积极融入一体化市场的县城,显然可以给年轻人更多发展空间,也更容易留住人,还能继续吸引更多人才蜂拥而至。

相反,如果既无产业资源,又没有合适的发展路径,只是跟风吸引年轻人才前来,那可能就很难将人才留住,“孔雀东南飞”的场景也会在所难免。

这个时代,对于有实力落户“北上广”的年轻人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人生际遇。

那些选择回到县城的人,同样也是一番艰难的人生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尘埃,都希望有幸搭上最快最稳妥的人生列车。

但推动命运齿轮的人,终究还是自己。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102789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县城不惜重金抢人 要流量还是留量?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2) 热点(2630) 新闻(13201) 国际(5256) 娱乐(4591)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1) 音乐(2082) 民生(3743) 行业(304) 财经(1659)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0)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2) 观点(1023) 房产(1114)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1)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2) 法制(220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62) 美女(19490)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