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温养者,如龙养珠,如鸡覆子,谨谨护持,勿令差失毫发,有差前功俱废也。阳神出壳,谓之脱胎。归根复命,还其本初,谓之超脱。打破虚空,谓之了当也。
定庵曰:金丹成时,还可见否?
答曰:可见。
曰:有形否?
曰:无形。
问曰:既无形,如何可见?
答曰:金丹只是强名,岂有形乎?所谓可见者,不可以眼见。释曰:于不见中亲见,亲见中不见。道经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斯谓之道。视之不见,未尝不见。听之不闻,未尝不闻。所谓可见可闻,非耳目所及也。心见意闻而已。譬如大风起,入山撼木,入水扬波,岂得谓之无?观之不见,博之不得,岂得谓之有?金丹之体,亦复如是。所以炼丹之初,有无互用,动静相须,乃至成功。诸缘顿息,万法皆空,动静俱忘,有无俱遣。始得玄珠成象,太一归真也。性命双全,形神俱妙,出有入无。逍遥云际,果证金仙也。所以经典丹书种种异名,接引学人从粗达妙,渐入佳境,及至见性悟空。其事却不在纸上。譬若过河之舟,济渡斯民。既登彼岸,舟船无用矣。前贤云:得兔忘蹄,得鱼忘筌。此之谓也。且余今语此,授汝却不可执在言上,但只细嚼熟玩其味,穷究本源。苟或一言之下,心地开通,直入无为之境,是不难也。更有向上机关未易轻述,当于言外求之。
金丹或问
予观丹经子书,后人笺注,取用不一。或著形体;或泥文墨;或以清静为苦空;或以汞铅为有象,所见不同。后人岂得不惑!殊不知至道则一,岂有二哉?又近来丹书所集多是旁门,如解七返九还,寅子数坤中之类,不亦谬乎?予今将丹书中精要,集成或问三十六则,以破后人之惑,达者味之。
或问:何谓九还?
曰:九乃金之成数,还元之义,则是以性摄情而已。情属金,情来归性。故曰九还。丹书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还丹此之谓也。若以子数至申为九还者,非也。
或问:何谓七返?
曰:七乃火之成数,返者,返木之义,则是炼神还虚而已。神属火,炼神返虚。故曰:七返。或以寅至申中为七返,非也。悟真篇云:休将寅子数坤申,只要五行绳准。正谓此也。
或问:何谓三关?
曰:三元之机关也。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炼神还虚为上关。或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工法,非至要也。登真之要在乎三关,岂有定位?存乎口诀?
或问:何谓玄关?
曰: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初无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之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已上皆是旁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著处是也。
或问:何谓三宫?
曰:三元所居之宫也。神居乾宫,气居中宫,精居坤宫,今人指三田者,非也。
或问:何谓三要?
曰:归根之窍,复命之关,虚无之谷,是谓三要。或指口鼻为三要者,非也。
或问:何谓玄牝?
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或指口鼻者,非也。紫阳真人云:念头起处为玄牝。斯言是也。予谓念头起处乃生死之根,岂非玄牝乎?虽然亦是工法,最上一乘,在乎口诀。
或问:何谓真种子?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明是也。或谓人从一气而生,以气为真种子;或谓因念而有此身,以念为真种子;或谓禀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为真种子,此三说是似而非。释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真。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鼎炉?
曰:身心为鼎炉。丹书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乾心也,坤身也。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
或问:何谓药物?
曰:真铅真汞为药物。只是本来二物是也。
或问:何谓内药?何谓外药?
曰:炼精、炼气、炼神,其体则一,其用有二,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皆外药也。先天至精,虚无空气,不坏元神,此内药也。丹书云:内外两般作用。正谓此也。
或问:敲竹唤龟,吞玉芝如何说?
曰:敲竹者,息气也。唤龟者,摄精也。炼精化气,以气摄精,精气混融,结成玉芝,采而吞之,保命也。
或问:鼓琴招凤,饮刀圭如何说?
曰:鼓琴者,虚心也。招凤者,养神也。虚心、养神、心明,神化二土成圭,采而饮之,性圆明也。
或问:如何是五气朝元?
曰:身不动,精固,水朝元;心不动,气固,火朝元;性寂则魂藏,木朝元;情忘则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土朝元。此之谓五气朝元也。
或问:何谓黄婆?
曰:黄者,中之色。婆者,母之称。万物生于土,土乃万物之母。故曰黄婆,人之胎,意是也。或谓脾神为黄婆者,非也。
或问:何谓金公?
曰:以理言之,乾中之阳入坤中成坎,坎为水金,乃水之父。故曰金公。以法象言之,金边著公字,铅也。
或问:坎为太阴,如何喻婴儿?
曰:坎本坤之体,故曰太阴。因受乾阳而成坎,为少阳,故喻之为婴儿。谓负阴抱阳也。
或问:离为太阳,却如何喻为姹女?
曰:离本乾之体,故曰太阳。因受坤阴而成离,为少阴。故喻之为姹女。谓雄里怀雌也。
或问:何谓真金?
曰:金乃元神也。历劫不坏,愈炼愈明。故曰真金。
或问:如何是子母?
曰:水中金也。金为水之母,金藏水中。故母隐子胎也。则是神乃身之母,神藏于身,喻为母隐子胎。
或问:何谓宾主?
曰:性是一身之主,以身为客。今借此身养此性,故让身为主。丹书云:饶他为主我为宾。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先天一气?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灵而已。身中一点真阳是也。以其先乎覆载,故名先天。
或问:何谓水火?
曰: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禅以定慧为水火,圣人以明润为水火,医道以心肾为水火,丹道以精气为水火。我今分明指出,自己一身之中,上而炎者,皆为火,下而润者,皆为水。种种异名,无非譬喻,使学者自得之也。
或问:如何是火中有水?
曰:从来神水出高原。以理言之,水不能自润,须仗火蒸而成润,以法象言之,火旺在午,水受气在午。以此求之,火中有水明矣。若以一身言之,则是气中之液也。
或问:如何水中有火?
曰:以理言之,日从海出。以法象言之,水旺在子。火受胎在子。以一身言之,则是精中之气也。
或问:如何是既济?
曰:水升火降曰既济,易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此既济之方。惩忿则火降,窒欲则水升。
或问:如何是未济?
曰:不能惩忿则火上炎,不能窒欲则水下湿,无明火炽,苦海波翻,水火不交,则谓之未济。
或问:如何是金木并
曰:情来归性谓之交并。情属金,性属木。
或问“如何是间隔?
曰:情逐物,性随念,情性相违谓之间隔。
或问:如何是清浊?
曰:心不动,水归源。故清心。动水随流,故浊。
或问:何谓二八?
曰:一斤之数也。半斤铅,八两汞,非真有斤两,只要二物平匀,故曰二八。丹书云:前弦之后,后弦前,药物平平火力全。比喻阴阳平也。亦如二八,月昼夜停也。
或问:如何是沐浴?
曰:洗心涤虑谓之沐浴。
或问:如何是丹成?
曰:身心合一,神气混融,情性成片谓之丹成。喻为圣胎。仙师云:本来真性是金丹。四假为炉炼作团,是也。
或问:何谓养火?
曰:绝念为养火。
或问:如何是脱胎?
曰:身外有身为脱胎。
或问:如何是了当?
曰:与太虚同体谓之了当。物外造化未易轻述,在人自得之也。
全真活法
授诸门人
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所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真也。
全精可以保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则无欲。故精全也。
全气可以养心,欲全真气,先要心清静,清静则无念,故气全也。
全神可以返虚,欲全其神,先要意诚,意诚则身心合而返虚也。是故精气神为三元药物,身心意为三元至要。
学神仙法不必多为,但炼精气神三宝为丹头,三宝会于中宫,金丹成矣。岂不易知?岂为难行?难行难知者,为邪妄眩惑尔。
炼精之要在乎身,身不动则虎啸风生,玄龟潜伏,而元精凝矣。炼气之要在乎心,心不动则龙吟云起,朱雀敛翼,而元气息矣。炼神之要在乎意,意不动则二物交,三元混一而圣胎成矣。乾坤、鼎器、坎离、药物、八卦、三元、五行、四象,并不出身心意三字。全真至极处无出身心两个字,离了身心便是外道。虽然亦不可著在身心上,才著在身心,又被身心所累,须要即此用离此用。予所谓身心者,非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见之身心也。且道如何是不可见之身心?云从山上,月向波心。
身者,历劫以来清静身,无中之妙有也。心者,象帝之先灵妙本,有中之真无也。无中有象坎卦, 有中无象离卦。
祖师云: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自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予谓身心两字是全真致极处,复何疑哉?
炼丹之要只是性命两字,离了性命,便是旁门。各执一边谓之偏枯。
祖师云:神是性兮,气是命。即此义也。
炼气在保身,炼神在保心,身不动则虎啸,心不动则龙吟,虎啸则铅投汞,龙吟则汞投铅。铅汞者,即坎离之异名也。坎中之阳即身中之至精也。离中之阴即心中之元气也。炼精化气,所以先保其身,炼气化神,所以先保其心。身定则形固,形固则了命。心定则神全,神全则了性。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谓之丹成也。精化气,气化神,未为奇特,夫何故犹有炼神之妙,未易轻言?
予前所言,金丹之大药,若向这里具双眼,方信大事不在纸上。其或未然,须知下手处,既知下手处,便从下手处做将去,自炼精始,精住。则然后炼气,气定,则然后炼神,神凝,则然后返虚,虚之又虚,道德乃俱。
炼精在知时,所谓时者,非时候之时也。若著在时上便不是。若谓无时,如何下手?毕竟作么生?咦!古人言,时至神知。祖师云:铅见癸生须急采。斯言尽矣。
炼气在调燮。所谓调燮者,调和真息,燮理真元也。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其调燮之要乎。
今人指口鼻为玄牝之门,非也。玄牝者,天地阖辟之机也。易系云: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之谓变,一阖一辟即一动一静。老子所谓用之不勤之义也。
丹书云: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予谓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即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即一阖一辟之谓变,亦用之不勤之义也。指口鼻为玄牝不亦谬乎!此所谓呼吸者,真息往来无穷也。
口诀
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乃内药也。外有作用,内则自然。精气神之用有二,其体则一。以外药言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气更要细细,至于无息。思虑之神,贵在安静,以内药言之炼精,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合之精自不泄。炼气,炼元气,补离中之元阴也。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不出入。炼神,炼元神也,坎离合体成乾也。元神凝则思虑之神泰定,其上更有炼虚一著,非易轻言,贵在默会,心通可也。勉旃勉旃。
论
性命论
夫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精神性命之根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见解知识出于心也;思虑念想心役性也,举动应酬出于身也;语默视听身累命也。命有身累,则有生有死。性受心役,则有往有来。是知身心两字精神之舍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嗟乎!今之学徒淄流道子,以性命分为二,各执一边,互相是非,殊不知孤阴寡阳,皆不能成全大事。修命者,不明其性,宁逃劫运?见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归?仙师云:“炼金丹不达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诚哉,言欤!高上之士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死无生,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虽然却不可谓性命本二,亦不可做一件说,本一,而用则二也。苟或执著偏枯,各立一门而入者,是不明性命者也。不明性命则支离为二矣。性命既不相守,又焉能登真仙蹑境者哉。
卦象论
海琼真人云:上品丹法无卦爻。诸丹书皆用卦爻者,何也?此圣人设教而显道也。古云:大道无言,无言不显其道。即此义也。所谓卦者,挂也。入挂物于空悬示人,犹天垂象见吉凶,使人易见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也者,效此者也,卦有三爻象三才,即我之三元也。画卦六爻,象六虚,即我之六合也。丹书用卦用爻者,盖欲学者法象,安炉,依爻进火,易为取则也。海琼真人谓无卦爻者,警拔后人不可泥于爻象,即此用而离此用也。譬如此身未生之前,如如不动,即太极未分之时,因有此身,立性立命,即太极生两仪也。有形体便有性情,即两仪生四象也。至于精神、魂魄、意气、身心悉皆具足,即四象生八卦也。先贤云:“崇释则离宫修定,归道乃水府求玄。”谓修炼性命之要也。离宫修定者,持戒定慧使诸尘不染,万有一空,即去离中之阴也。水府求玄者,炼精气神,使三花聚鼎,五气朝元,而存坎中之阳也。特达之士,二理总持,负阴抱阳,虚心 实腹,即取坎中之阳,而补离中之阴,再成乾体也。紫阳真人云:“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里阴,自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正谓此也。行火候用卦爻者,乾坤二卦健顺相因,往来推荡,定四时成岁,四德运化无有穷也。行火进退,抽添加减,则而象之。簇一年于一月,簇一月于一日,簇一日于一时,簇一时于一刻,簇一刻于一息,大自元会运世,细至一息之微。皆有一周之运。达此理者,进火退符之要得矣。虽然丹道用卦,火候用爻皆是譬喻,却不可执在爻上,当用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可也。紫阳真人云:“此中得意休求象,皆究群爻谩役情。”又云:“不刻时中分子午,无爻卦内定乾坤。”皆谓此也。予谓生而知之者,不求自得,不勉而中,又岂在诱喻?故上品丹法不用卦爻也。中下之士不能直下了达,须从渐入,故诸丹书皆以卦爻为法则也。达者味之,而自得之矣。
说
死生说
太上云:“人之轻死,以期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又曰:“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是谓求生了不可得,安得有死耶?有生即有死,无死便无生。故知性命之大事,生死为重焉。欲知其死必先知其生,知其生则自然知死也。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大哉!圣人之言也,易系所谓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其斯之谓欤?予谓学道底人,欲要其终,先原其始,欲明末后,究竟见今,见今脱洒,末后脱洒。只今自由,末后自由。亘古亘今历代圣师,脱胎神化,应变无穷者,皆良由从前淘汰得清洁,末后所以轻举。若复有人于平常一一境界,观得破,打得彻,不为物眩,不被缘牵,则末后一一境界眩他不得,一一幻缘牵他不住。我见今时打坐底人,才合眼一切妄幻魔境都在目前,既入魔境,与那阴魔打成一片,不自知觉闻。有觉者亦不能排遣,却如个有气底死人。六根具足,不能施为,破他扰乱,摆拨不下,只今既不得自由生死。岸头怎生得自由去也。若是个决烈汉,合眼时与开眼时则一同,于一一妄幻境界都无染著,去来无碍,得大自在。只今既脱洒,末后奚患其不脱洒耶?清庵道人不惜两片皮,为损庵辈饶舌,只如今做底工夫,便是末后大事。只今是因末后是果,只今一切念虑都属阴趣,一切幻缘都属魔境,若于平常间打拼得洁净,末后不被他惑乱念虑,常以理遣幻缘,常以志断念虑绝,则阴消。幻缘空,则魔灭,阳所以生也。积习久久阴尽阳纯,是谓仙也。或念增缘起,从意随顺则阴长魔盛,阳所以消也。积习久久阳尽阴纯,死矣。大修行人分阴未尽,则不仙。一且常人分阳未尽,则不死。作是见者,玄门高士,诸法眷等立决定志,存不疑心,直下打拼,教赤洒洒,空荡荡,勿令秋毫纤尘染著,便是清静法身也。汝若不著一切相,则一切相亦不著汝,汝若不染一切法,则一切法亦不执汝。汝若不见一切物,则一切物亦不见汝,汝若不知一切事,则一切事亦不知汝,汝若不闻一切声,则一切声亦不闻汝,汝若不缘一切觉,则一切觉亦不缘汝,至于五蕴六识亦复如是。六尘不入,六根清静,五蕴皆空,五眼圆明。到这里六根互用,遍身是眼,群阴消尽,遍体纯阳。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更有甚死生可超,更有甚只今末后也。无因也,无果和也,到大轻快,大自在。咦!无生法忍之妙至是尽矣。至元壬辰上元日,清庵莹蟾子书于中和庵,赠蔡损庵辈。
动静说
太上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此言静极而动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此言动极而复静也。又云:“复命曰常。”此言静一动,动一静,道之常也。苟以动为动,静为静,物之常也。先贤云:“静而动,动而静,神也。动无静,静无动,物也。”其斯之谓欤?是知保身心之要,无出乎动静也。学道底人收拾身心,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则能观复。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夫复之为卦,自坤而复,自静而动也。五阴至静,一阳动于下,是谓复也。非静极而动乎?观复则知化,知化则不化,不化则复归其根也。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非动而复静乎?易系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一阖一辟之谓变,往来不穷之谓通,一阖一辟,一动一静也。往来不穷,动静不已也。互动互静,机缄不已。运化生成,是谓之变,推而行之应变无穷,是谓之通。太上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此言虚灵不昧,则动静之机不可拚也。又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乾阳坤阴,一阖一辟而成变化也。又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往来不穷之谓通也。天根阖辟,犹人之呼吸也,呼则接天根,是谓辟也。吸则接地根,是谓阖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是谓变也。风云际会,龙虎相交,动静相因,显微无间,是谓通也。予所谓呼吸者,非口鼻也。真息绵绵,往来不息之谓也。苟泥于口鼻而为玄牝,又焉能尽天地鼓舞之神哉?知天地变动神之所为者,是名上士,达是理者,则知乾道健而不息,即我之心动而无为。工夫不息也。坤道厚德载物,即我之身静,而应物用之无尽也。心法天,故清。身法地,故静。常清常静则天地阖辟之机,我之所维也。经云:“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正谓此也。经闲庵辈叩予保身之要,予以动静告之。盖欲使其收拾身心,效天法地之功用也。夫保身在调燮,保心在捡摄。调燮贵乎动,捡摄贵乎静,一动象天,一静象地,身心俱静,天地合也。至静之极则自然真机妙应,非常之动也。只这动之机关是天心也。天心既见,玄关透也。玄关既透,药物在此矣。鼎炉在此矣,火候在此矣,三元、八卦、四象、五行,种种运用悉具其中矣。工夫至此,身心混合,动静相须,天地阖辟之机尽在我也。至于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俱忘,精凝气化也。到这里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化虚,与太虚混而为一,是谓返本还元也 。咦!长生久视之道至是尽矣。至元壬辰上元后四日,清庵莹然子书于中和精舍,赠经闲庵辈。
歌
原道歌赠野云
玄流若也透玄关,蹑景登真果不难,只是星儿孔窍子,迷人如隔万重山。
世间纵有金丹客,大半泥文并著物,虽然苦志教门中,却似痴猫守空窟。
或将金石为丹母,或云口鼻为玄牝,或云心肾为坎离,或云精血为奇偶。
劳形苦体费精神,妙本支离道不伸,直待灵源都丧尽,尚犹执著不回身。
人人自有长生药,道法法人人不肖,浮华乱目孰回光,薄雾牵情谁返照。
我观颖川野云翁,奇哉道释俱贯通,玉枷金锁齐解脱,急流勇退慕玄风。
我今得见知音友,故把天机都泄漏,坎水中间一点金,急须取向离中辏。
一句道心话与贤,从今不必乱钻研,九夏但观龙取水,明明天意露真诠。
会得此机知采药,地雷震处鼓橐龠,霎时云雨大雾沱,万气咸臻真快乐。
水中取得玉蟾蜍,送入悬胎鼎内储,进火退符功力到,无中生有结玄珠。
获得玄珠未是妙,调神温养犹深奥,铅要走而汞要飞,水怕寒兮火怕燥。
火周须要识持盈,静定三元大宝成,迸破顶门神蜕也,与君同步谒三清。
炼虚歌
道本至虚,虚无生气,一气判而两仪立焉,清而上者,曰天。浊而下者,曰地。天圆而动,北辰不移。主动者也。地方而静,东注不竭,主静者也。北辰天地之心,东注大地之气,以虚养心,心所以静。以虚养气,气所以运,人心安静如北辰之不移,神至虚灵。作是见者,天道在己,气常运动,如东注之不竭,形固常存。作是见者,地道在己,天地之道在己,则形神俱妙,阴阳不可得而推迁,超出造化之外也。是知虚者,大道之体,大地之始,动静自此出,阴阳由此运,万物自此生,是故虚者,天下之大本也。古杭王高士,以竹名斋,盖有取于此也。处事以直,处世以顺,处心以柔,处身以静,竹之节操也,动则忘情,静则忘念,应机忘我,应变忘物,竹之中虚也。立决定志存不疑心,内外圆通,始终不易,竹之岁寒也。广参至士,遍访明师,接待云水,混同三教,竹之丛林也。兼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调息运诚,观化知复,非天下之至虚,孰能与于此,以竹明斋宜矣。卯岁有全真羽流,之金陵中和精舍,常谈盛德,予深重之,自后三领云翰,观其言辞,有致虚安静之志,于是乎横空飞剑两访先生是,乃已亥重阳日也。观其行察其言,足见其深造玄理者也。于是乎,以玉蟾匾,子名(二玉)之为字,二玉相并,俾之虚实相通,为全形神之大方也,虚为实体,实为虚用,虚实相通,去来无碍,玉又取洁白之义,虚室生白,神宇泰定,自然天光发露,普照无私也,工夫至此,仙佛圣人之能事毕矣。辞已,既故作是篇以记之。歌曰:
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
学仙虚静为丹旨,学佛潜虚禅已矣
定庵曰:金丹成时,还可见否?
答曰:可见。
曰:有形否?
曰:无形。
问曰:既无形,如何可见?
答曰:金丹只是强名,岂有形乎?所谓可见者,不可以眼见。释曰:于不见中亲见,亲见中不见。道经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斯谓之道。视之不见,未尝不见。听之不闻,未尝不闻。所谓可见可闻,非耳目所及也。心见意闻而已。譬如大风起,入山撼木,入水扬波,岂得谓之无?观之不见,博之不得,岂得谓之有?金丹之体,亦复如是。所以炼丹之初,有无互用,动静相须,乃至成功。诸缘顿息,万法皆空,动静俱忘,有无俱遣。始得玄珠成象,太一归真也。性命双全,形神俱妙,出有入无。逍遥云际,果证金仙也。所以经典丹书种种异名,接引学人从粗达妙,渐入佳境,及至见性悟空。其事却不在纸上。譬若过河之舟,济渡斯民。既登彼岸,舟船无用矣。前贤云:得兔忘蹄,得鱼忘筌。此之谓也。且余今语此,授汝却不可执在言上,但只细嚼熟玩其味,穷究本源。苟或一言之下,心地开通,直入无为之境,是不难也。更有向上机关未易轻述,当于言外求之。
金丹或问
予观丹经子书,后人笺注,取用不一。或著形体;或泥文墨;或以清静为苦空;或以汞铅为有象,所见不同。后人岂得不惑!殊不知至道则一,岂有二哉?又近来丹书所集多是旁门,如解七返九还,寅子数坤中之类,不亦谬乎?予今将丹书中精要,集成或问三十六则,以破后人之惑,达者味之。
或问:何谓九还?
曰:九乃金之成数,还元之义,则是以性摄情而已。情属金,情来归性。故曰九还。丹书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还丹此之谓也。若以子数至申为九还者,非也。
或问:何谓七返?
曰:七乃火之成数,返者,返木之义,则是炼神还虚而已。神属火,炼神返虚。故曰:七返。或以寅至申中为七返,非也。悟真篇云:休将寅子数坤申,只要五行绳准。正谓此也。
或问:何谓三关?
曰:三元之机关也。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炼神还虚为上关。或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工法,非至要也。登真之要在乎三关,岂有定位?存乎口诀?
或问:何谓玄关?
曰: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初无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之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已上皆是旁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著处是也。
或问:何谓三宫?
曰:三元所居之宫也。神居乾宫,气居中宫,精居坤宫,今人指三田者,非也。
或问:何谓三要?
曰:归根之窍,复命之关,虚无之谷,是谓三要。或指口鼻为三要者,非也。
或问:何谓玄牝?
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或指口鼻者,非也。紫阳真人云:念头起处为玄牝。斯言是也。予谓念头起处乃生死之根,岂非玄牝乎?虽然亦是工法,最上一乘,在乎口诀。
或问:何谓真种子?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明是也。或谓人从一气而生,以气为真种子;或谓因念而有此身,以念为真种子;或谓禀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为真种子,此三说是似而非。释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真。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鼎炉?
曰:身心为鼎炉。丹书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乾心也,坤身也。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
或问:何谓药物?
曰:真铅真汞为药物。只是本来二物是也。
或问:何谓内药?何谓外药?
曰:炼精、炼气、炼神,其体则一,其用有二,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皆外药也。先天至精,虚无空气,不坏元神,此内药也。丹书云:内外两般作用。正谓此也。
或问:敲竹唤龟,吞玉芝如何说?
曰:敲竹者,息气也。唤龟者,摄精也。炼精化气,以气摄精,精气混融,结成玉芝,采而吞之,保命也。
或问:鼓琴招凤,饮刀圭如何说?
曰:鼓琴者,虚心也。招凤者,养神也。虚心、养神、心明,神化二土成圭,采而饮之,性圆明也。
或问:如何是五气朝元?
曰:身不动,精固,水朝元;心不动,气固,火朝元;性寂则魂藏,木朝元;情忘则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土朝元。此之谓五气朝元也。
或问:何谓黄婆?
曰:黄者,中之色。婆者,母之称。万物生于土,土乃万物之母。故曰黄婆,人之胎,意是也。或谓脾神为黄婆者,非也。
或问:何谓金公?
曰:以理言之,乾中之阳入坤中成坎,坎为水金,乃水之父。故曰金公。以法象言之,金边著公字,铅也。
或问:坎为太阴,如何喻婴儿?
曰:坎本坤之体,故曰太阴。因受乾阳而成坎,为少阳,故喻之为婴儿。谓负阴抱阳也。
或问:离为太阳,却如何喻为姹女?
曰:离本乾之体,故曰太阳。因受坤阴而成离,为少阴。故喻之为姹女。谓雄里怀雌也。
或问:何谓真金?
曰:金乃元神也。历劫不坏,愈炼愈明。故曰真金。
或问:如何是子母?
曰:水中金也。金为水之母,金藏水中。故母隐子胎也。则是神乃身之母,神藏于身,喻为母隐子胎。
或问:何谓宾主?
曰:性是一身之主,以身为客。今借此身养此性,故让身为主。丹书云:饶他为主我为宾。此之谓也。
或问:何谓先天一气?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灵而已。身中一点真阳是也。以其先乎覆载,故名先天。
或问:何谓水火?
曰: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禅以定慧为水火,圣人以明润为水火,医道以心肾为水火,丹道以精气为水火。我今分明指出,自己一身之中,上而炎者,皆为火,下而润者,皆为水。种种异名,无非譬喻,使学者自得之也。
或问:如何是火中有水?
曰:从来神水出高原。以理言之,水不能自润,须仗火蒸而成润,以法象言之,火旺在午,水受气在午。以此求之,火中有水明矣。若以一身言之,则是气中之液也。
或问:如何水中有火?
曰:以理言之,日从海出。以法象言之,水旺在子。火受胎在子。以一身言之,则是精中之气也。
或问:如何是既济?
曰:水升火降曰既济,易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此既济之方。惩忿则火降,窒欲则水升。
或问:如何是未济?
曰:不能惩忿则火上炎,不能窒欲则水下湿,无明火炽,苦海波翻,水火不交,则谓之未济。
或问:如何是金木并
曰:情来归性谓之交并。情属金,性属木。
或问“如何是间隔?
曰:情逐物,性随念,情性相违谓之间隔。
或问:如何是清浊?
曰:心不动,水归源。故清心。动水随流,故浊。
或问:何谓二八?
曰:一斤之数也。半斤铅,八两汞,非真有斤两,只要二物平匀,故曰二八。丹书云:前弦之后,后弦前,药物平平火力全。比喻阴阳平也。亦如二八,月昼夜停也。
或问:如何是沐浴?
曰:洗心涤虑谓之沐浴。
或问:如何是丹成?
曰:身心合一,神气混融,情性成片谓之丹成。喻为圣胎。仙师云:本来真性是金丹。四假为炉炼作团,是也。
或问:何谓养火?
曰:绝念为养火。
或问:如何是脱胎?
曰:身外有身为脱胎。
或问:如何是了当?
曰:与太虚同体谓之了当。物外造化未易轻述,在人自得之也。
全真活法
授诸门人
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所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真也。
全精可以保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则无欲。故精全也。
全气可以养心,欲全真气,先要心清静,清静则无念,故气全也。
全神可以返虚,欲全其神,先要意诚,意诚则身心合而返虚也。是故精气神为三元药物,身心意为三元至要。
学神仙法不必多为,但炼精气神三宝为丹头,三宝会于中宫,金丹成矣。岂不易知?岂为难行?难行难知者,为邪妄眩惑尔。
炼精之要在乎身,身不动则虎啸风生,玄龟潜伏,而元精凝矣。炼气之要在乎心,心不动则龙吟云起,朱雀敛翼,而元气息矣。炼神之要在乎意,意不动则二物交,三元混一而圣胎成矣。乾坤、鼎器、坎离、药物、八卦、三元、五行、四象,并不出身心意三字。全真至极处无出身心两个字,离了身心便是外道。虽然亦不可著在身心上,才著在身心,又被身心所累,须要即此用离此用。予所谓身心者,非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见之身心也。且道如何是不可见之身心?云从山上,月向波心。
身者,历劫以来清静身,无中之妙有也。心者,象帝之先灵妙本,有中之真无也。无中有象坎卦, 有中无象离卦。
祖师云: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自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予谓身心两字是全真致极处,复何疑哉?
炼丹之要只是性命两字,离了性命,便是旁门。各执一边谓之偏枯。
祖师云:神是性兮,气是命。即此义也。
炼气在保身,炼神在保心,身不动则虎啸,心不动则龙吟,虎啸则铅投汞,龙吟则汞投铅。铅汞者,即坎离之异名也。坎中之阳即身中之至精也。离中之阴即心中之元气也。炼精化气,所以先保其身,炼气化神,所以先保其心。身定则形固,形固则了命。心定则神全,神全则了性。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谓之丹成也。精化气,气化神,未为奇特,夫何故犹有炼神之妙,未易轻言?
予前所言,金丹之大药,若向这里具双眼,方信大事不在纸上。其或未然,须知下手处,既知下手处,便从下手处做将去,自炼精始,精住。则然后炼气,气定,则然后炼神,神凝,则然后返虚,虚之又虚,道德乃俱。
炼精在知时,所谓时者,非时候之时也。若著在时上便不是。若谓无时,如何下手?毕竟作么生?咦!古人言,时至神知。祖师云:铅见癸生须急采。斯言尽矣。
炼气在调燮。所谓调燮者,调和真息,燮理真元也。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其调燮之要乎。
今人指口鼻为玄牝之门,非也。玄牝者,天地阖辟之机也。易系云: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之谓变,一阖一辟即一动一静。老子所谓用之不勤之义也。
丹书云: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予谓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即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即一阖一辟之谓变,亦用之不勤之义也。指口鼻为玄牝不亦谬乎!此所谓呼吸者,真息往来无穷也。
口诀
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乃内药也。外有作用,内则自然。精气神之用有二,其体则一。以外药言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气更要细细,至于无息。思虑之神,贵在安静,以内药言之炼精,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合之精自不泄。炼气,炼元气,补离中之元阴也。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不出入。炼神,炼元神也,坎离合体成乾也。元神凝则思虑之神泰定,其上更有炼虚一著,非易轻言,贵在默会,心通可也。勉旃勉旃。
论
性命论
夫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精神性命之根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见解知识出于心也;思虑念想心役性也,举动应酬出于身也;语默视听身累命也。命有身累,则有生有死。性受心役,则有往有来。是知身心两字精神之舍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嗟乎!今之学徒淄流道子,以性命分为二,各执一边,互相是非,殊不知孤阴寡阳,皆不能成全大事。修命者,不明其性,宁逃劫运?见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归?仙师云:“炼金丹不达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诚哉,言欤!高上之士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死无生,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也。虽然却不可谓性命本二,亦不可做一件说,本一,而用则二也。苟或执著偏枯,各立一门而入者,是不明性命者也。不明性命则支离为二矣。性命既不相守,又焉能登真仙蹑境者哉。
卦象论
海琼真人云:上品丹法无卦爻。诸丹书皆用卦爻者,何也?此圣人设教而显道也。古云:大道无言,无言不显其道。即此义也。所谓卦者,挂也。入挂物于空悬示人,犹天垂象见吉凶,使人易见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也者,效此者也,卦有三爻象三才,即我之三元也。画卦六爻,象六虚,即我之六合也。丹书用卦用爻者,盖欲学者法象,安炉,依爻进火,易为取则也。海琼真人谓无卦爻者,警拔后人不可泥于爻象,即此用而离此用也。譬如此身未生之前,如如不动,即太极未分之时,因有此身,立性立命,即太极生两仪也。有形体便有性情,即两仪生四象也。至于精神、魂魄、意气、身心悉皆具足,即四象生八卦也。先贤云:“崇释则离宫修定,归道乃水府求玄。”谓修炼性命之要也。离宫修定者,持戒定慧使诸尘不染,万有一空,即去离中之阴也。水府求玄者,炼精气神,使三花聚鼎,五气朝元,而存坎中之阳也。特达之士,二理总持,负阴抱阳,虚心 实腹,即取坎中之阳,而补离中之阴,再成乾体也。紫阳真人云:“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里阴,自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总由心。”正谓此也。行火候用卦爻者,乾坤二卦健顺相因,往来推荡,定四时成岁,四德运化无有穷也。行火进退,抽添加减,则而象之。簇一年于一月,簇一月于一日,簇一日于一时,簇一时于一刻,簇一刻于一息,大自元会运世,细至一息之微。皆有一周之运。达此理者,进火退符之要得矣。虽然丹道用卦,火候用爻皆是譬喻,却不可执在爻上,当用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可也。紫阳真人云:“此中得意休求象,皆究群爻谩役情。”又云:“不刻时中分子午,无爻卦内定乾坤。”皆谓此也。予谓生而知之者,不求自得,不勉而中,又岂在诱喻?故上品丹法不用卦爻也。中下之士不能直下了达,须从渐入,故诸丹书皆以卦爻为法则也。达者味之,而自得之矣。
说
死生说
太上云:“人之轻死,以期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又曰:“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是谓求生了不可得,安得有死耶?有生即有死,无死便无生。故知性命之大事,生死为重焉。欲知其死必先知其生,知其生则自然知死也。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大哉!圣人之言也,易系所谓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其斯之谓欤?予谓学道底人,欲要其终,先原其始,欲明末后,究竟见今,见今脱洒,末后脱洒。只今自由,末后自由。亘古亘今历代圣师,脱胎神化,应变无穷者,皆良由从前淘汰得清洁,末后所以轻举。若复有人于平常一一境界,观得破,打得彻,不为物眩,不被缘牵,则末后一一境界眩他不得,一一幻缘牵他不住。我见今时打坐底人,才合眼一切妄幻魔境都在目前,既入魔境,与那阴魔打成一片,不自知觉闻。有觉者亦不能排遣,却如个有气底死人。六根具足,不能施为,破他扰乱,摆拨不下,只今既不得自由生死。岸头怎生得自由去也。若是个决烈汉,合眼时与开眼时则一同,于一一妄幻境界都无染著,去来无碍,得大自在。只今既脱洒,末后奚患其不脱洒耶?清庵道人不惜两片皮,为损庵辈饶舌,只如今做底工夫,便是末后大事。只今是因末后是果,只今一切念虑都属阴趣,一切幻缘都属魔境,若于平常间打拼得洁净,末后不被他惑乱念虑,常以理遣幻缘,常以志断念虑绝,则阴消。幻缘空,则魔灭,阳所以生也。积习久久阴尽阳纯,是谓仙也。或念增缘起,从意随顺则阴长魔盛,阳所以消也。积习久久阳尽阴纯,死矣。大修行人分阴未尽,则不仙。一且常人分阳未尽,则不死。作是见者,玄门高士,诸法眷等立决定志,存不疑心,直下打拼,教赤洒洒,空荡荡,勿令秋毫纤尘染著,便是清静法身也。汝若不著一切相,则一切相亦不著汝,汝若不染一切法,则一切法亦不执汝。汝若不见一切物,则一切物亦不见汝,汝若不知一切事,则一切事亦不知汝,汝若不闻一切声,则一切声亦不闻汝,汝若不缘一切觉,则一切觉亦不缘汝,至于五蕴六识亦复如是。六尘不入,六根清静,五蕴皆空,五眼圆明。到这里六根互用,遍身是眼,群阴消尽,遍体纯阳。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更有甚死生可超,更有甚只今末后也。无因也,无果和也,到大轻快,大自在。咦!无生法忍之妙至是尽矣。至元壬辰上元日,清庵莹蟾子书于中和庵,赠蔡损庵辈。
动静说
太上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此言静极而动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此言动极而复静也。又云:“复命曰常。”此言静一动,动一静,道之常也。苟以动为动,静为静,物之常也。先贤云:“静而动,动而静,神也。动无静,静无动,物也。”其斯之谓欤?是知保身心之要,无出乎动静也。学道底人收拾身心,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则能观复。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夫复之为卦,自坤而复,自静而动也。五阴至静,一阳动于下,是谓复也。非静极而动乎?观复则知化,知化则不化,不化则复归其根也。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非动而复静乎?易系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一阖一辟之谓变,往来不穷之谓通,一阖一辟,一动一静也。往来不穷,动静不已也。互动互静,机缄不已。运化生成,是谓之变,推而行之应变无穷,是谓之通。太上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此言虚灵不昧,则动静之机不可拚也。又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乾阳坤阴,一阖一辟而成变化也。又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往来不穷之谓通也。天根阖辟,犹人之呼吸也,呼则接天根,是谓辟也。吸则接地根,是谓阖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是谓变也。风云际会,龙虎相交,动静相因,显微无间,是谓通也。予所谓呼吸者,非口鼻也。真息绵绵,往来不息之谓也。苟泥于口鼻而为玄牝,又焉能尽天地鼓舞之神哉?知天地变动神之所为者,是名上士,达是理者,则知乾道健而不息,即我之心动而无为。工夫不息也。坤道厚德载物,即我之身静,而应物用之无尽也。心法天,故清。身法地,故静。常清常静则天地阖辟之机,我之所维也。经云:“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正谓此也。经闲庵辈叩予保身之要,予以动静告之。盖欲使其收拾身心,效天法地之功用也。夫保身在调燮,保心在捡摄。调燮贵乎动,捡摄贵乎静,一动象天,一静象地,身心俱静,天地合也。至静之极则自然真机妙应,非常之动也。只这动之机关是天心也。天心既见,玄关透也。玄关既透,药物在此矣。鼎炉在此矣,火候在此矣,三元、八卦、四象、五行,种种运用悉具其中矣。工夫至此,身心混合,动静相须,天地阖辟之机尽在我也。至于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俱忘,精凝气化也。到这里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化虚,与太虚混而为一,是谓返本还元也 。咦!长生久视之道至是尽矣。至元壬辰上元后四日,清庵莹然子书于中和精舍,赠经闲庵辈。
歌
原道歌赠野云
玄流若也透玄关,蹑景登真果不难,只是星儿孔窍子,迷人如隔万重山。
世间纵有金丹客,大半泥文并著物,虽然苦志教门中,却似痴猫守空窟。
或将金石为丹母,或云口鼻为玄牝,或云心肾为坎离,或云精血为奇偶。
劳形苦体费精神,妙本支离道不伸,直待灵源都丧尽,尚犹执著不回身。
人人自有长生药,道法法人人不肖,浮华乱目孰回光,薄雾牵情谁返照。
我观颖川野云翁,奇哉道释俱贯通,玉枷金锁齐解脱,急流勇退慕玄风。
我今得见知音友,故把天机都泄漏,坎水中间一点金,急须取向离中辏。
一句道心话与贤,从今不必乱钻研,九夏但观龙取水,明明天意露真诠。
会得此机知采药,地雷震处鼓橐龠,霎时云雨大雾沱,万气咸臻真快乐。
水中取得玉蟾蜍,送入悬胎鼎内储,进火退符功力到,无中生有结玄珠。
获得玄珠未是妙,调神温养犹深奥,铅要走而汞要飞,水怕寒兮火怕燥。
火周须要识持盈,静定三元大宝成,迸破顶门神蜕也,与君同步谒三清。
炼虚歌
道本至虚,虚无生气,一气判而两仪立焉,清而上者,曰天。浊而下者,曰地。天圆而动,北辰不移。主动者也。地方而静,东注不竭,主静者也。北辰天地之心,东注大地之气,以虚养心,心所以静。以虚养气,气所以运,人心安静如北辰之不移,神至虚灵。作是见者,天道在己,气常运动,如东注之不竭,形固常存。作是见者,地道在己,天地之道在己,则形神俱妙,阴阳不可得而推迁,超出造化之外也。是知虚者,大道之体,大地之始,动静自此出,阴阳由此运,万物自此生,是故虚者,天下之大本也。古杭王高士,以竹名斋,盖有取于此也。处事以直,处世以顺,处心以柔,处身以静,竹之节操也,动则忘情,静则忘念,应机忘我,应变忘物,竹之中虚也。立决定志存不疑心,内外圆通,始终不易,竹之岁寒也。广参至士,遍访明师,接待云水,混同三教,竹之丛林也。兼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调息运诚,观化知复,非天下之至虚,孰能与于此,以竹明斋宜矣。卯岁有全真羽流,之金陵中和精舍,常谈盛德,予深重之,自后三领云翰,观其言辞,有致虚安静之志,于是乎横空飞剑两访先生是,乃已亥重阳日也。观其行察其言,足见其深造玄理者也。于是乎,以玉蟾匾,子名(二玉)之为字,二玉相并,俾之虚实相通,为全形神之大方也,虚为实体,实为虚用,虚实相通,去来无碍,玉又取洁白之义,虚室生白,神宇泰定,自然天光发露,普照无私也,工夫至此,仙佛圣人之能事毕矣。辞已,既故作是篇以记之。歌曰:
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
学仙虚静为丹旨,学佛潜虚禅已矣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12148c7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