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拼多多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平台交易总额达到7091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169%,月活跃用户覆盖了半数以上中国网购人群……
看上去,光鲜亮丽的财报数据十分吸引眼球,火箭式的增长,各项数据远远超过各大权威机构和专家的预期,也使得财报公布当日拼多多股票大涨,市值直逼百度。
于是,拼多多再度受到投资者的刮目相看,媒体报道时也纷纷送上彩虹屁,不过在这之中,却也不乏许多不一样的质疑的声音。
凭啥拿得出这样的财报数据?
看到拼多多这样“夸张”的财报数据,笔者脑海中就想到了这样两件事。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在拼多多上市前夕,财务信息开始逐渐“透明化”,粉饰各类数据,用以迎接估值的考验,然而即使大量粉饰,终归马脚太多,当时有专业研究报告就把拼多多的市值仅仅估价为96亿美元,仅占原始估值的三分之一。
当时的拼多多时怎样的一套玩法呢?我们知道,拼多多是没有自己的支付服务的,然而拼多多却硬是把商家需要支付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费用直接腾挪记为平台收入,而原本,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服务,拼多多是在付出成本,这样的数据造假行为,已经不是单单厚脸皮就能做到的,这一项数据就被全部注水,这样类似的行为还有多少呢?
果然还真有,去年11月1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维权基金Blue Orca Capital发布报告称,拼多多夸大了公司营收和GMV并少报了人力成本及亏损额,比如,机构估计其2017年实际人力成本为7.16亿元,比拼多多在SEC财务报告中的员工成本高出4.89亿元人民币。同时,GMV被夸大,拼团失败、订单被取消均被拼多多计入了成交总额中,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以这样的两件事作为先例,再看到这样的财报数据时,很难不多长个心眼,“夸张”并不在于数据本身,而是在于“这样的企业在这样的时候却拥有这样的成绩”。
毕竟,从今年2月份开始,拼多多股价一直不好看,三月份发布Q4财报,股价直接大跌17.45%,一直到2019年7月10日和18日,摩根大楼、瑞士信贷分别将拼多多股票评级下调到“减持”和“中性”状态,当时拼多多市值233亿美元,国际大行仍然进一步下调评级,说明投资者已经失去耐心。
而此时,拼多多618已经过去,百亿补贴的壮举,拼多多用血换来了一堆十分亮眼的数据,拼多多一定知道,只要稍加粉饰,Q4财报带来的市值损失将有望挽回,而果然,市值的损失已经挽回,而数据“粉饰”到什么程度?相信自然也已经有了看法。
为什么说这样的企业在这种时候拥有这样的成绩显得不真实?
我们看到,这家成立仅仅四年的年轻企业,如今却已经逐渐榨干了活力与潜力,黔驴技穷,甚至凸显病态。
从一开始,用拼购和社交电商起家的拼多多可以说是钻了一个模式和市场的空子,一时间捡了漏成长了起来,但是捡漏的机会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样的模式太容易被复制,这样的优势太容易被抹掉,一旦红利耗尽,拼多多便会陷入困境,而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势头,淘宝京东高歌猛进,拼下沉市场拼补贴社交电商,而同时,“拼购”和“社交电商”的概念长时间存在,用户逐渐显示出疲态,在此势头下拼多多还能守住蛋糕多久呢?
拼多多战略副总裁九鼎表示,2019年下半年,还将继续扩大让利和补贴力度。而实际上,所谓的让利和补贴,却是“砸钱买营收”,“花钱买客户”的出血换命的手段,从过去一年的财报来看,拼多多的市场费用支出成倍增长,从一季度的12.17亿元,到二季度的29.71亿元,三季度的32.296亿元,四季度直接高达60.24亿元,这项费用的增长,是为了保障拼多多在GMV,营收以及买家购买率上得到提升,而在包括了双十一的第四季度期间,市场推广费用达到60.24亿元,营收额却仅仅为56.539亿元,不得不让人大跌眼镜。疯狂的推广费带来了数据,却没有获得对应的利润和收入。
一味的追求数据的体面来掩盖重重危机,具有迷惑性。在拼多多发布Q4财报之前,花旗银行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拼多多将面临用户增长放缓、假货治理、技术欠缺以及公司管理层运营经验不足等短板的压力。
纵容假货问题和刷单行为,去年,拼多多上线了电子面单的服务权益,规定100%使用拼多多电子面单的订单,可免除虚假发货的流量处罚,同时,使用拼多多电子面单之后产生的订单物流时效异常、与物流相关的投诉都可以免除流量处罚。那么也就是说,使用了电子面单之后,即使是虚假发货的刷单行为也会免除处罚,如同给了刷单商家一张护身符,按理说,使用自家面单更容易掌握是否存在刷单行为而能够精准打击,而现在却是不需要处罚,这样默认商家刷单的行为,作出了平台火爆的假象,却损害了正当商家的利益,长此以往,置平台的社会价值于何处?
核心问题置之不理还包庇纵容,疯狂砸钱来掩盖危机包装得光鲜亮丽,掩盖得了一时,还能掩盖一世吗?
原标题:借我一双慧眼吧 把拼多多财报看个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