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网友爆料了东莞一位老板的奇葩言论。截图显示在一个“艾帮额温枪产业资源交流3群”中,有位姓张的网友建议,“做点假货卖过去,让他们39度测出36.5度,让他们越搞越多,看他们美国人还去别国害人”。
该对话经媒体记者核实,的确是真实的。在今天下午,有媒体联系上这位张姓老板,他说当地政府人员已经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他也因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向社会道歉。批评教育一番,然后道歉就完了?要知道,这位还真的是“PCB生产”的企业家。
好在,他也只是说说而已,应该不会或者不敢付之于行动的。但,这样的心态,就与前几天发生的杨妈妈粥店“祝福”一样,绝对是缺乏人性的典型体现。本来,如今正是中国制造大显身手的时候,要是真的出现了这样想法的中国企业家,那就意味着对中国制造的“祸害”。
在2020年年初的时候,新冠肺炎肆虐我国,尤其是武汉地区,为此,全世界都以各种形式援助我国。各种医疗防护物资,有众多民间公益组织或者企业捐赠,也有大量的分布世界各地的华人抢购寄回我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部分保障了我国医护人员和全国公众防护的需要。
当然了,作为制造业大国的我国各企业,也是“快马加鞭”的生产防护物资,甚至,有不少企业临时转产扩产。毕竟,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如此以来,两个多月的硬防控措施之下,我国也算是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特别是,如今我国各类医疗防护物资,已经是比较富足了。比如说,曾经非常紧俏的口罩,如今不但到处都能买到,而且价格也已经大幅下降。
然而,当下海外疫情的发展却超出了预期。根据最新数据,国外现存累计确诊已经超过59万例,累计死亡28733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到了124676例。意大利累计确认70065例,死亡人数10023例,死亡率达到了14.31%,居于全球之首。
尽管,各国都开始采用“隔离”的自我防护措施,但是因为疫情的急速爆发,感染者越来越多,导致各国对医疗防护物资的需要急剧上升。可是,由于感染者众多,几乎所有国家的各类医疗物资都有很大的缺口,包括救命的呼吸机、口罩等,更是陷入了全球性的缺货。此时,作为制造业大国的我国,尤其是刚刚遏制住了新冠肺炎的蔓延,拥有足够的的医疗物资的生产能力。在其它出口暂停的状况下,医疗防护物资的市场,对我国形成了庞大的需求。
按道理说,此时正是我国制造能力展现的好机会,也是我国“夯实”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重要时刻,更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好舞台,不过遗憾的是,从现实中各种“曝光”的事例来看,我国制造业的“弊端”也无例外的暴露出来了。不敢说,是否有如东莞这位张姓老板一样的人,但是,“粗制滥造”的现象却是存在的。
据不完全统计,有西班牙退回了34万份易瑞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快速检测试剂,准确率不到30%;捷克购买的我国企业生产的15万份快速检测试剂,差错率高达80%;荷兰卫生部从各大医院紧急召回了60万个口罩,这些采购自我国的口罩不合格,无法防护医护人员,等等。或许,这些出口产品的企业说,都是符合CE认证的,但是,认证合格只是出口的基本门槛,而质量才是产品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尤其是,这些都是用来救护或者保护生命的商品,更应该是高质量的。
面对来自全世界的采购需求,我国医疗物资类企业,的确可以充分抓住市场机会。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特殊时期的机会,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占领市场,展示中国制造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让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为全球遏制疫情做出贡献,从而确保我国制造业的地位。显而易见,如今的市场机会,可以实现我国制造业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更能让高质量的中国制造摆脱曾经“粗制滥造”的形象。
一举多赢的机会,但是,总有一些企业当此人命关天的时候,抱着“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急功近利思想,老想混水摸鱼,指望着在此“紧急”的时候,追求一锤子买卖。如此的思想,就使得在医疗防护物资的生产中,不能严把质量关。或许,这与中国人追求的都是“高性价比”有关吧,但是,出口国外发达国家的话,质量符合标准,这却是必须的底线。
就如北新建材曾经给纽约捐赠,如今却深陷官司之中。要知道,哪怕是免费的,也必须是合格的产品,绝对不能有“白给的,有,就不错了”的思想。捐赠也罢,或者出售也罢,有且只能是高质量的,起码要合乎当地的商品质量标准。否则的话,不但会惹来麻烦,甚至,还会带来巨额惩罚性赔款的。
任何时候,都是会有市场机会的。问题是,能否抓住市场机会,这不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更取决于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如这位东莞的张老板一样,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而不是“粗制滥造”祸害中国制造形象的企业家。高质量,不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更应该首先成为中国制造的追求与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