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小微经营者三季度调查 6成企业现金流维持时长不足3个月

日期:2021年11月04日 10:36 来源:金融橙 作者:佚名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融橙 ,作者蔡越坤图源:图虫创意

作为吸收就业的主力军,小微经营者平均创造就业岗位约4.6 个(不含经营者本人),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和中坚力量。同时因其规模而具有特殊的脆弱性。因此,小微企业的潜在需求和所需帮助成为关注点。

导读

壹 || 为应对资金周转问题,近年来小微经营者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逐步提升,相比小微企业,个体户得到更多机构融资支持,6成以上小微经营者的融资目的是维持经营。

贰 || 就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期待而言,受访小微经营者中有50.2%认为市场监管部门最应该“简化企业、个体户的登记、变更、注销手续和流程”,其次是“打破行业垄断、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以支持小微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

“6成小微经营者现金流维持时长小于3个月,资金链紧张。”

11月2日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晓波教授研究团队发布《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1年三季度报告》“把脉”小微企业。报告指出,从现金流维持时间来看,三季度小微企业现金流状况维持平均值为2.9个月。

作为吸收就业的主力军,小微经营者平均创造就业岗位约4.6 个(不含经营者本人),小微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和中坚力量。同时因其规模而具有特殊的脆弱性。因此,小微企业的潜在需求和所需帮助成为关注点。

不过,报告也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微经营者平均季度营收达13.1万元,创下近一年来新高,同时信心指数平稳回升,连续3个季度保持在乐观区间,显示出较强的经济韧性。

谈及小微企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中国小微企业的韧性很值得关注。规模企业优势很明显,但是它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也比较脆弱。而这种一家一户商贩,基本上没有多少组织性,反而韧性还比较强。这些小微企业涉及就业在中国有2亿人,他们对中国经济稳定意义重大。国家政策能不能把更多阳光雨露给到这2亿人。

经营成本压力增加

“经营成本压力取代市场需求不足,成为近期小微经营者的第一大压力来源。”上述报告指出。

分行业来看,农林牧副渔业和建筑、加工制造业的第一大压力来源是原材料上涨,服务业的第一大压力来源是房租压力。

此外,第3季度,疫情、汛情波及7省20市,也给小微经营者的资金链带来一定影响。和未受灾情影响城市相比,平均营收和现金流维持时长分别下降11%和6%。

为应对资金周转问题,近年来小微经营者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逐步提升,相比小微企业,个体户得到更多机构融资支持,6成以上小微经营者的融资目的是维持经营。

从申请、获贷渠道来看,线上方式逐渐成为小微机构融资的主流方式。

有接受调研的经营者表示:“从银行贷款还是很难的,要么抵押、要么担保,还要各种审核,说实话,我用了很多年的线上贷款,没有逾期过,也很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希望小微经营贷款可以越做越好。”

对此,刘世锦认为,当下小微企业面临两个主要压力:一个是需求不足,再一个是成本上升。所谓需求不足,疫情以来服务业恢复是比较慢的,去年中国经济整体是正增长,但消费是负增长。今年以来消费在逐步恢复,但是疫情、洪水等各种状况时有发生,所以对服务业等线下消费影响还是比较大。特别这轮疫情冲击受到的影响还在持续,所以讲小微企业感觉到需求不足的压力,这个应该是非常实在的。

说到成本的压力,刘世锦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游钢铁、有色、化工能源等都在涨价,涨幅也相当高,原因很复杂。落实到小微企业压力会相当大。此次调研中显示企业感觉到成本压力上升,他认为这个可能短期之内缓解不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从扶持政策来看,财政方面的扶持政策、减税降费政策,企业还是能感觉到的。关于货币政策,在疫情期间曾经出台一些结构性的货币政策,主要就是为了扶持或者救助中小微企业,现在看来很有必要。这些政策对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小微企业就很重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波表示,相比上一季度,小微经营者本季度营业收入及现金流维持状况继续向好,但利润率有所下滑。在疫情控制较好的大背景下,小微经营者融资需求的比例和金额都有所提升。困扰小微经营者的主要因素仍是市场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的压力。分行业来看,需求不足是服务业面临的的严峻挑战;而经营成本则是建筑、加工制造业及农林牧渔业当前的最大痛点。

对平台治理和市场监管有期待

此外,2021年第三季度调查就有关线上平台型企业运营和对小微经营者希望市场监管部门所提供的支持新增了若干问题。

报告调查显示,小微经营者对平台治理和市场监管仍然有所期待。

比如,就平台型企业运营的公平性、相关费用的合理性,调查询问:“相比于2020年,您认为目前平台型企业的规则透明度、平台多样性、收费项目合理性、流量分配公平性、抽成比例合理性等有改善吗?”

从反馈情况来看,适用本题的回答占51.3%,且整体感受较为正向,在有效回答中72.5%认为有改善或没有此类困扰。

就对市场监管部门的期待而言,受访小微经营者中有50.2%认为市场监管部门最应该“简化企业、个体户的登记、变更、注销手续和流程”,其次是“打破行业垄断、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以支持小微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

这表明,尽管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有关部门已经在简化流程上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一反馈值得各方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关注。

分注册类型来看,除了简化相关流程与手续,企业还看重“打破行业垄断、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32.2%)和“统筹执法检查,减少对企业、个体户的干扰”(23.3%),似乎更希望监管部门能打破行业垄断与地方保护,统筹执法检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扰。

对个体户而言,打破垄断、打击侵权与假冒等违法行更为为重要。

如果把基层监管机构实践中的收费、检查等行为加总起来,可以看出企业(38.5%)和注册个体户(36.0%)都更希望减少违法收费和检查,高于未注册个体户的29.2%,与上面未注册原因中担心负担加重的结果相一致。

分经营者规模来看,小规模小微经营者对“简化登记、变更、注销手续与流程”的呼声更高,而较大规模的经营者较为看重“打击侵权行为”、“打破行业垄断与地方性保护”等措施。

进一步观察地级市层面,小微经营者的“痛点” 在所在省内显现较大的地区差异。

以广东省为例,珠三角地区对“打破行业垄断 与地方性保护”的需求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而在简化审批、整治违规收费等需求上,珠三角地区则在全省处于较高的水平。与此相似地,在华北地区,内蒙(尤其是内蒙古西部)对于“打破行业垄断与地方性保护”的需求要远高于京津地区。

对于这份报告中内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表示,“小微经营者的生存状况关乎广大农民工的就业和生计,是最大的民生。保住小微经营者,就留住了疫后的经济活力,我们看到小微经营者的信心指数继二季度首度突破50%的荣枯线后,继续保持在乐观区间,这一点令人欣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小微经营者群体的韧性和生命力”。

他同时强调,“但也不可忽视,在持续近两年的新冠疫情影响和国际循环受阻大环境下,大批小微经营者面临订单中断,成本上升的处境。期待有关部门制订专门的针对性政策,在金融、财政和税收上予以保护和倾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让中小微企业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使得其数量能持续增长,并推动它们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构建起联系更加细密的生产网络。同时,他也期待未来关于小微经营者的优质研究能够越来越多,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小微经营者三季度调查:6成企业现金流维持时长不足3个月,对平台治理和市场监管有期待》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86258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小微经营者三季度调查 6成企业现金流维持时长不足3个月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2) 热点(2630) 新闻(13201) 国际(5256) 娱乐(4591)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1) 音乐(2082) 民生(3743) 行业(304) 财经(1659)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0)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2) 观点(1023) 房产(1114)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1)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2) 法制(220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62) 美女(19490)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