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收到了今年的第44张罚单。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新浪微博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新浪微博依法予以共计3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据统计,2021年1月至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新浪微博实施44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1430万元。
此次约谈新浪微博以及罚款300万,从中可以看出监管层面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坚决态度,针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不是“毛毛雨”“一阵风”,而是要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要治标,更要治本。不彻底扭转网络空间的风气,不会收兵。这是严管,更是厚爱。这也在提醒所有互联网平台,要切实履行好对内容的监管职责,切不可心存侥幸。
微博方面表示诚恳接受主管部门批评,认真落实整改要求,成立整改落实工作小组,推进软色情整治专项治理、同质化恶意营销专项治理。
近几年,明目张胆的色情内容已经在各大平台销声匿迹,但是一些软色情信息却有“抬头之势”。这些信息,经过不断自我修正、“进化”,已经逐渐形成一道黑色产业,在平台的阴暗角落里“各显神通”,特别是某些内容的评论区早已不堪入目。治理新形态的软色情信息,对平台的监管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台绝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息纵容。
另一方面,同质化恶意营销是“虚假流量”和“虚假舆情”的重要来源,也为营销号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些营销号有时恶意消费热点,有时恶意消费群众情绪,有时又沦为明星买榜发声的平台,极个别营销号甚至通过极具煽动性言论吸引粉丝。更恶劣的是,一堆网红使用同一套“剧本”,编故事,骗流量:要么是第二天要出国,到河边告别十年前的救命恩人;要么是各种外国人齐夸中国的银行保安不佩枪;要么是把边防战士编进流量文案里……嘴上正能量,心里都是生意。
总之,刷流量、刷阅读量、刷评论、刷点赞,同质化恶意营销对整个平台的讨论氛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鲜活的个人的观点被控评,被裹挟,社区氛围的友好度大大下降,结果是“妖孽”横行,舆论场成了冒着彩色泡沫的阴沟。
互联网时代,平台成为人们数字化生活的必经之路。作为信息的载体,平台必须守土有责,不能沦为粉丝、明星、营销号的扩音器,“清朗”绝不是做表面文章、应付监管,而是应该写进企业的价值观里,将正道的光打在流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