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副市长陈通、市商务委主任顾军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介绍情况。
上海:5月16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上海市副市长陈通介绍,为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上海确定“保基本、全覆盖”工作目标,大力推动网点节点应开尽开、保供人员应返尽返,全市运营商业网点从最低谷的不到1400个,增加到10625个,日配送订单达到500万份。 接下来,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从5月16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1)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商业网点逐步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划定进出通道,做好人员限流,并推行“线上订、线下送”和“线下到店消费”服务。
(2)农贸市场逐步有序恢复。批发市场开展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合理控制在场人数和入场采购人数,严格落实来场车辆和司乘人员防疫措施。菜市场开展集中采购,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合理控制开摊率和客流量。
(3)餐饮、理发和洗染服务逐步有序恢复。餐饮服务实行线上、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实行错峰限流。
我们要求,商贸企业应当在恢复经营前,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对场所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全面实施场所码或“数字哨兵”,严格把好进门入场关、清洁消毒关、人员管理关、场所限流关、证照查验关;我们也希望顾客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扫码入场,在店内保持适当距离。
我们相信,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商贸企业的复工复市会迈出更大的步伐,商业网点将会越开越多,市民将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商业服务。
上海:提高保供礼包发放工作透明度和预期性
陈通介绍,当前,本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应急处置向常态化防控转换的关键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继续做好封控区、管控区政府发放生活物资的托底保供工作,各区按照“保基本、全覆盖”目标和相对平衡的原则,提高保供礼包发放工作透明度和预期性,市里对发放品类、频次、质量等提出基本要求。
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全程参与政府生活物资发放,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严从重从快查处质量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也欢迎大家通过12315举报相关违法行为。
各位市民朋友,2500万人口的生活物资保障是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基础和关键。在严格防疫背景下,这项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快递小哥在内的基层一线保供人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此,对他们为生活物资保供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广大市民对保供工作的理解、包容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166+1203,新增死亡3例
5月14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203例,其中111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55例确诊病例和1203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5月14日0-24时,新增本土死亡3例,平均年龄75.0岁,最小年龄58岁,最大年龄93岁。3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急慢性基础疾病,包括限制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高血压3级(极高危)等。患者入院后,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108岁叶老先生出院,创下国内重症新冠患者治愈年龄纪录
赵丹丹介绍,值得欣慰的是,昨天从浦东医院出院的病人中有一位108岁的叶老先生,他是上海本轮新冠疫情中出院的最高龄重症患者。在多学科专家组和专科护理团队的对症治疗和精心照护下,百岁老人终于转危为安顺利出院,创下国内重症新冠患者治愈年龄纪录。
叶老先生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和前几天媒体报道先前出舱的王漫如老人是战友,都曾是东方医院的医护人员。借此机会,谨向英雄前辈致敬!并致以最诚挚的祝福:祝愿你们幸福安康!
动态管理配送寄递人员“白名单”,昨日纳入11.8万人
有媒体提问,市民最关心的超市卖场有多少已经恢复线下经营?另外,快递外卖小哥对保供工作很重要,也很辛苦,如何做好他们的防疫和保障工作?
顾军介绍,截至5月14日,全市12家重点连锁超市卖场企业,合计门店总数1625家,实开门店数1193家,其中,线下营业门店总数183家,线上营业门店总数1010家。全市15家重点连锁便利店企业,合计门店总数6208家,实开门店数2214家,其中,线下营业门店总数673家,线上营业门店总数1541家。目前,各区和相关企业正在进行线上营业门店恢复线下营业的准备工作。
快递外卖骑手是生活物资保供的重要力量。市商务委、市邮政管理局持续推动将配送寄递企业和人员纳入“白名单”,实施动态管理。5月14日,全市纳入“白名单”的配送寄递人员共11.8万人,其中电商平台、超市卖场、餐饮企业配送人员10.6万人,快递人员1.2万人。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推进做好配送寄递人员的防疫和保障: 一是加强人员防疫管理。按照最新防疫要求,配送寄递人员实施“1+2”检测,即每日开展1次核酸检测和2次抗原检测。只有持有符合要求的核酸、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的“白名单”人员,才能生成“电子通行证”,“电子通行证”是配送寄递人员上岗的必要条件和通行凭证。通过在收发货、配送寄递等环节主动亮证查证,有效防止“带疫上岗”。
二是强化个人防护保障。从事配送寄递业务的相关企业加强配送寄递人员每日健康监测,定期发放防疫物品并进行上岗前检查,严格落实佩戴手套、面屏、口罩等个人防护要求,开展人员培训,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并做好工作场所和工具的消杀。
三是推进“小哥驿站”建设。各区发挥酒店、园区、公共文化场所等空间作用,建设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形式多样的“小哥驿站”,解决配送寄递人员饮水、就餐、休息等实际困难,让小哥在繁重的保供工作中感受城市温度。目前,各区已建设“小哥驿站”267个,90%以上的驿站具备住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