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全民工资总额仅占GDP8%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转载这种说法的人声称,某经济学家说过,美国英国工资总额占GDP58%,发达国家都高于50%,非洲(摩洛哥)都有20%,中国只有8%。
这位经济学家,曾在一档播放于2007年到2011年间的电视节目上,提出了这种说法。然而,这位经济学家提出的数字来源不明。他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称,数据来源于他自己写的一本书,但哪一本记不清了,数据来源也记不清了。记者随后查到,确实有这么一本书,提到了相关说法,但没有标注任何数据来源。
固然,在不同的统计方式下,中国工资占GDP的比例会有些许的不同,但也没有出现过这位经济学家描述的状况。
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方式,工资占GDP最高的国家是瑙鲁,151%,其次是基里巴斯108.7%,这两个国家超过百分百的原因,可能是有很多国民在国外务工、生活,以至于他们的收入部分并未完全计入该国GDP,最终在计算占比时,超过百分百。
第三是东帝汶,67.6%。直到第四名,才轮到欧洲国家,希腊47.3%。像法国、卢森堡、奥地利一众网友固有印象中的西欧发达国家,占比也不足45%,并不像这位经济学家说的那样,超过50%。而像挪威这样的发达北欧小国,也就在2006年到2008年的时候,勉强超过50%。
大多数国家的数据统计停留在2020年或2019年,而以此来看,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没有工资占比超过GDP50%的。而在这种统计方式下,我国的工资占GDP比例在14.1%,与赤道几内亚是一个水平。
不过问题是,这种工资占GDP的比例反应一个国家的实际经济地位吗?并不一定。在这种统计方式下,美国的工资占GDP比例是17.6%,加拿大是18.8%,墨西哥是19.2%,难道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低于墨西哥吗?或者说他们的国民收入低于墨西哥吗?显然不是。
再比如说网友印象中富得流油的瑞士和新加坡,他们的比例分别是17.9%和18.3%,也不如许多欠发达的非洲国家。如果按照那位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国,也都是国民经济陷入困境,消费萎靡不振,不如非洲。然而这与他前面鼓吹发达国家经济的话术,自我矛盾。
此外,除了世界银行的数据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计算方式,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说在有些统计口径下,雇主提供的劳动保障,比如各类保险,也会折算成劳动者报酬,这就会提高收入占GDP比例。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华生,曾在2011年发文《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低被严重误读》。他提到我国此前的统计方式不太合理,导致数据虚高。较为合理的数据区间是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高于50%的水平,而我国大致落后6-10个百分点,在44%左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的不同,西方的资本集中型产业较多,比如金融业和各类服务业,而我国仍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较低。
这篇文章还提到,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过低、亟待提高……其实这不过是统计误导的又一错判。按国际同比口径,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远超发展中国家,在金砖四国和中等发达国家中也位居前列,与自己纵比也不是下降,而是在持续上升。以为拔高劳动者报酬占比就能缩小贫富差距,实际上是走入了认识误区,作者给出了美国这个例子。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呼吁,应当增加国家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在去年12月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也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总的来说,网络上流传的中国工资占GDP仅有8%的说法是在翻炒旧闻,而且这个数字并没有任何来源,不知道是如何计算的。工资占比在不同统计口径下,数字变化很大,以单一数据判断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不科学。
原标题:【差点信了】中国全民工资总额仅占GDP的8%?